-----這是廣告-----
其他新聞每日焦點焦點熱門新聞籃球相關

再高再壯,也不得不投三分!傳統中鋒沒落,真的是Curry的錯嗎?

NBA新聞報道8月17號,傳統中鋒沒落的話題每年都會被重新提起,這不是沒新內容說,而是基於時代背景下的現實問題。傳統中鋒分兩種,一種是背身得分型,進攻主要在三分線內,另一種是肉盾蹲坑型,工作任務很簡單,只負責掩護,防守,以及必要時候的戰術犯規,幾乎不佔球權。

上賽季場均阻攻≥1的內線球員有23位,其中只有尼克的米羅,太陽的比永博,灰狼的戈貝爾,老鷹的卡佩拉,以及快艇隊的祖巴茲完全不投三分。

作為對比,2010年場均阻攻≥1的內線球員多達39人,但三分作為常用招數的卻只有四位,分別是諾維茨基,波什,巴尼亞尼,還有白人中鋒霍伊斯。

隨著時間推移,傳統中鋒的戲份正在被逐步蠶食。

雖然專注於防守的內線球員仍然能夠得到機會,但人數和上場時間已經腰斬大半,取而代之的,是那些曾被觀眾們嗤之以鼻的空間型五號位,相當於時代直接被顛覆了。

越來越多的球隊開始優先考慮小個陣容,相比於復古的雙塔組合,教練們更喜歡在關鍵時刻擺出一大四小,或者是一名前鋒搭配四名外線的框架去解決比賽。

傳統內線正處在垂死掙扎的邊緣,在這個強調節奏和空間的年代,他們被認為太慢且影響力有限,儘管約柯奇(Nikola Jokic)和恩比德以中鋒身份拿到了MVP,但這兩位的打法一點都不傳統。

所有球隊都在提速,上賽季NBA的平均得分是重新整理歷史新高的114.7分,而2010年的時候,這項數據只有100.4分,2000年更是隻有97.5分。

以前是有防守就能吃上飯,現在是能投籃就可以簽合同,而且還是八九千萬的鉅額合同,典型代表喬·哈里斯、鄧肯·羅賓遜,他們的打法和安東尼·莫羅、諾瓦克沒啥區別,有區別的只是巨大的年薪差距。

傳統中鋒地位沒落有很多原因,和比賽提速有關,和希伯特法則有關,同時也和該位置上的後輩們不思進取有關。

出了問題不能全怪大環境,很多時候也得反思自身的差錯,小球時代的元年是2014-15賽季勇士奪冠,但2015年之前尚未掀起三分熱潮時,傳統中鋒又在幹嘛呢?

當時能在禁區持球製造殺傷的五號位球員,一隻手都能數得過來,這也間接性導致了山中無老虎,小喬丹稱大王的奇葩現象出現。

在NBA,但凡有幾個奧尼爾、鄧肯式的超級內線存在,後衛也不至於如此猖獗,球場地位下降,不是因為其他位置變強,而是因為五號位上的球員變弱了才導致如此。

得虧有約柯奇(Nikola Jokic)和恩比德出現,否則的話,中鋒很長一段時間都只會被當成藍領使用。

至於未來會如何發展,隨著文班亞馬這種型別的新秀成為香餑餑,誰知道若干年後會不會出現一個後衛帶四個中鋒的畫面出現呢。

或者再極端點,一個約柯奇(Nikola Jokic),配四個空間型中鋒…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