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廣告-----
其他新聞每日焦點焦點熱門新聞籃球相關

「他不配進75大,沒硬榮譽,嚴重被高估」 Lillard打破質疑,證明他值得75大

NBA新聞報道的2月28號,在交易截止日之後,很多人都認為拓荒者已經要放棄本賽季了,也許其中也包括他們的總經理喬·克勞寧。拓荒者在交易截止日之前送走了他們全隊最好的防守者約什·哈特,送走了他們夏天搶到的最重要的自由球員加里·佩頓二世,得到的只是一個從12月3號以後就沒有打過球的球員(卡姆·瑞迪許)、一個在全聯盟最爛的球隊場均打14分鐘的球員(凱文·諾克斯)和一個進攻能力差到因為有人在關鍵時刻給他傳球就被網暴了兩年半的球員(馬蒂斯·塞布林)。

比盧普斯曾公開對媒體叫苦,說執教現在的拓荒者宛如在執教兩支不同的球隊,一支叫「先發球員」,而另一支叫「Baby」——當諾基奇、安芬尼·西蒙斯和溫斯洛都受傷以後,拓荒者的二陣容裡包括了兩名新秀謝登·夏普和賈巴里·沃克,以及二年級生特倫登·沃特福德——意在給管理層施壓,弄來一些真正能派的上用場的球員。

克勞寧很快就用自己的交易給了比大師答覆,簡單的三個字,「靠自己」。球隊不想交奢侈稅,如果在避稅的同時還能多拿幾個首輪和次輪籤就更好了,至於戰績……今年球隊傷病這麼多,打得不好忠實的波特蘭球迷應該也能理解的吧?

得到這樣的答覆,我不知道昌西是該哭還是該笑。在面對記者的詰問時,他只是訥訥地說了些諸如「彆著急,再看看」之類不著邊際的話。一般來說,人努力到這份兒上,也就可以了。大環境不行是個非常好的藉口,說一句「大環境不行」或者「領導不支援」,聽你訴苦的人們都會心有靈犀地邪魅一笑。在環境不行的時代裡做事,彷彿手裡提著一塊逆天的免死金牌,「能力不行」的大刀永遠不會砍到你身上。

但是里拉德(Damian Lillard)不這麼想。他從拓荒者的現狀裡看到的不是絕望,而是轉機:「我們正處於一個很有機會的位置,每支球隊在戰績榜上的差距都很小。有些人只看到我們排在西區第11,但只要我們多贏幾場球,我們也可以馬上殺到西區第五甚至第四,這並不瘋狂。」

如果這句話是別的人來說,你很容易認為這是大話空話。但里拉德(Damian Lillard)不一樣。本賽季是里拉德為拓荒者效力的第11個賽季,也是他個人表現最好的一個賽季(場均得分32.3分,投籃命中率47.2%和27.4的PER值均為生涯最高)。在他的前10個賽季裡,波特蘭有8個賽季進入了季後賽,唯二沒進的兩個賽季是他的新秀季和因傷報銷的上賽季。

每次在拓荒者拿到季後賽門票的道路中,里拉德都扮演了極其重要的角色。有好幾次——2017年18勝8負的收官之戰;2020年10勝4負的泡泡之旅;2021年11勝2負的末路狂飆——里拉德(Damian Lillard)都率領拓荒者在看似死氣沉沉的賽季後段颳起了一陣風暴,拓荒者的風格和他們領袖的比賽風格一脈相承。無論他看或不看錶,我們都能感覺到,那是里拉德時間要到了。

為一支球隊刻下自己的風格並一以貫之,在2023年這個球員們因為「我跟老闆聊不來」就可以隨便提轉會的NBA,已經沒有幾名球員能做到了。在他所有的天賦裡,也許最使里拉德(Damian Lillard)看起來偉大的正是他的信念,以及他運用這種信念將他的團隊推向勝利的那種能力。他很少失態,哪怕在他最沮喪的時刻,他也總是一個好的球隊領袖,說正確的話,打正確的球。

在明星賽之後,里拉德(Damian Lillard)回到球隊,開始向他的隊友們播撒他的「很有機會」理論。不光是在隊的球員,連還在養傷和進行恢復性訓練的球員他也跑去一併傳達。他覺得這是最好的機會——也是最後的——在理論闡述的最後環節,他總結道:「變化必須現在就發生。我們的緊迫性必須立刻提高。」

他非常需要一場勝利來讓隊友們相信他,尤其是那些剛來的隊友。所以在昨天對火箭的比賽裡,我們看到的確實是個不太一樣的里拉德,他的殺氣滿溢,連他自己都感覺到了異常。

當他在第一節投中第二個三分球后,他敏銳地感覺今晚有點不太對勁:「我投進了第二個三分,扭頭往回跑,聽到一陣巨大的歡呼聲,我發現連觀眾們都意識到了,‘有什麼不得了的東西要來了’。」

他真的很不得了,半場就拿下了41分,光是在距離篮筐超過32英尺的地方就投進了4個球。在第二節後半段,摩達中心的觀眾們在他每次摸球時都全場起立,生怕錯過見證歷史的機會。

然而真正讓人驚訝的還是他第三節的表現。在下半場,火箭更瘋狂地給里拉德(Damian Lillard)上了夾擊——他們時常派出兩名防守者在中場線等著他,然而里拉德把那些夾擊都轉化成了給馬蒂斯·塞布林和謝登·夏普的助攻。比賽打了3分18秒,他才在下半場第一次出手,4分38秒時第二次。比起瘋狂的得分秀,這組織和串聯的表現更令那些熟悉里拉德的人驚訝。因為這和人們心目中里拉德處理球能力欠佳的刻板印象並不一致。

無心插柳柳成蔭。在他這樣的心態下,成串的分數自然而然地到來了。當火箭在第四節把分差迫近到八分時,又到了里拉德的英雄時刻。他的隊友期待他做那個英雄,他的教練需要他做那個英雄,摩達中心裡的球迷們懇求他做那個英雄,於是他順應大家的期待,拿下了拓荒者第四節29分中的21分。

這場比賽的里拉德(Damian Lillard)真正達到了「上善若水」的層次。火箭給他什麼,他就吃什麼。當火箭給他上強度時,他就造犯規,當火箭放鬆一點時,他就命中遠射,當火箭夾擊他時,他就做出正確的傳球。就像他自己賽後所言:「這不是‘我一定要拿70分’的那種比賽。我做的一切只是想讓球隊贏球。」

為了贏球,里拉德(Damian Lillard)全場38投22中,14次罰球全部命中,三分球22投13中。在遭遇了39分鐘的大延誤和夾擊後,他全場送出6次助攻,卻只有2次失誤。在拿下這場球之後,拓荒者落後紐奧良鵜鶘和明尼蘇達灰狼半場,只要擠掉他們,就能贏得一個打附加賽的機會。

對於NBA的歷史來說,這可能是一個大事件。里拉德(Damian Lillard)拿到了歷史第8的高分,重新整理了隊史紀錄,投進了歷史第2高的三分球數,成為了歷史上單場60+第3多的球員,但對於2023年的網際網路來說,這也可以是個小事件。人們可以用各種各樣的話術消弭它的意義,比如「火箭是支大爛隊」,「虐菜重拳出擊」或者「再努力又有什麼用,拓荒者還不是進不了季後賽」。等到新的一天開始,大家就會忘記這一切。等到拓荒者真的沒進附加賽的時候,大家就可以如同先知一樣跳出來說:

「哈哈,我早就說啦,里拉德(Damian Lillard)帶隊就是不行!」


我知道里拉德(Damian Lillard)在最近幾年裡還是在網路上受到了一些攻擊。也許是因為他拿了別人沒拿到的獎,也許是因為贏了不該贏的人,也許是沒離別人應該離的隊,也許只是因為他被人當槍使,卻遭受了無妄之災。有時候你會覺得這樣對他的指責可笑又離譜,但這並不妨礙另一些人對此奉為圭臬。而你們永遠無法說服對方。

如今人們無法對一件事情產生客觀的看法,大家也不再追求相互理解,只想要彼此爭吵,宣洩一些極端的情緒。競技體育在和平的年代裡承擔了一些排解戾氣的使命,而在當下的網際網路討論環境下,已經沒人在乎故事的本身,沒人在乎競技體育最動人的部分,只剩下一些聽起來玄之又玄、懂又不懂的「完爆」、「踩頭」、「歷史地位」和「吹XX」。

為什麼人們會認為里拉德(Damian Lillard)的卓越表現超出了他所獲得的獎項和數據統計?為什麼里拉德會入選75大巨星?為什麼全明星教練投票總能把他投進去?為什麼當《The Athletic》在猶他大學的校園裡採訪NBA球員時,在「除你之外,最希望聯盟裡哪位球員拿到戒指」投票裡,里拉德和克里斯·保羅能高票並列第一?

人們目睹了他在泥潭中的掙扎,在逆境中的昂揚,當他一次又一次地完成以下犯上的壯舉,哪怕一直沒能成為最終的贏家,人們心中對他自有判斷——也許這些有色眼鏡造成了大眾對他的評價有些時候會高於他的能力本身,但另一方面看,這種額外的認可也不失公允,那些認可來自於球迷們的本心。

因為競技體育最動人的部分,那就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就像里拉德(Damian Lillard)在賽後說的那段話一樣。他知道這些努力很有可能會毫無意義,但那並不意味著他可以選擇躺平。正如我們之前所說,這也是里拉德在我們這個時代獨一無二的原因。

「在這之後我們還有22場比賽,我們需要儘可能多地獲勝,很明顯,由於人手不足,我知道我不可能靠自己一個人去完成這一點。但我覺得我必須盡我所能,打得更有侵略性,努力做我能做的一切,來盡力讓我們更接近勝利。我不接受失敗,不接受放棄,不允許任何人比我更想贏。」

「偽強者的光環會在逆境裡褪色,而我,永遠不想成為他們當中的一員。」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