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新聞報道8月22號,鳳凰城太陽隊球星凱文·杜蘭特(Kevin Durant)一句「喬丹(Michael Jordan)的十個得分王不難打破,我只要自私一點點,十來年就夠了」,讓整個籃球圈為之一震。這話一出口,彷彿給沉寂多年的得分王紀錄討論火上澆油,點燃了新一輪的爭議:究竟是喬丹的紀錄太牢不可破,還是當代球星太過「無私」?
從這句話中,我們不禁要問,杜蘭特真的是在為自己找臺階下,還是暗示現役球員都被「無私」的光環束縛住了?這讓人不禁聯想到一個古老的命題:在團隊運動中,個人成就與團隊利益真的水火不容嗎?杜蘭特的這番言論無疑是在挑戰這個既定觀念,似乎在告訴我們,有時候,稍微「自私」一點,才能攀上頂峰。
但事情真有這麼簡單嗎?杜蘭特提到柯比有一次差點兒拿下得分王,卻因為最後一場比賽沒有上場,「讓」出了這個機會。這讓人不禁聯想到,如果柯比真的為了個人榮譽而出戰,結果會不會截然不同?這背後究竟是團隊精神的至高無上,還是某種「自我犧牲」的悖論?這裡頭的分寸,恐怕連最頂級的球星也未必拿捏得準。
至於詹姆斯(LeBron James)的四萬分成就,杜蘭特也毫不諱言,那絕對是一個難以逾越的高峰。他說:「想在職業生涯中累積四萬分,那可不只是靠天賦就行的。」這種「穩定性」和「耐力」,也許才是真正考驗一個球員是否能在長時間內保持巔峰狀態的關鍵。喬丹的十個得分王紀錄,究竟是在彰顯他的得分能力,還是反映出一種更高層次的比賽哲學?杜蘭特的「自私論」,是否其實是在拷問整個NBA時代的價值觀?這些問題在他的言論中浮現,但答案卻撲朔迷離。
再者,杜蘭特(Kevin Durant)還提及喬丹曾拿下九次最佳防守球員第一陣容。這個成就讓人不得不懷疑:在今天這個以進攻為王的時代,是否還需要像喬丹那樣在防守端傾盡全力?換句話說,在一個球員的職業生涯中,是否應該有選擇地「放棄」某些領域,專注於得分或其他單一技能,以此來延長自己的巔峰期?杜蘭特的話,似乎也在暗示:也許過於全面,反倒成了某些紀錄無法打破的原因。
喬丹當年霸佔得分王寶座的同時,還兼顧球隊的勝利,這讓人不得不佩服他的全面性。但問題來了,如果現役球員也像喬丹那樣「貪心」,既想要團隊勝利,又要個人榮譽,他們能否在這個時代做到?或者說,在這個講究「效率」的年代,球員們是否應該更專注於某一方面,甚至不惜成為得分機器?杜蘭特的言論似乎暗藏玄機,他真的認為「自私」是一條捷徑,還是他在反諷某些球員的「自私」行為?無論如何,他成功地把這個話題推上了風口浪尖。
說到裁判對某些球員的寬容態度,這似乎又是一個「潛規則」的暗示。杜蘭特提到,「誰能一直走步且被裁判默許」,這個不點名的諷刺,讓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現行的比賽規則。籃球比賽是否在某種程度上已經被「明星待遇」所左右?在這種情況下,喬丹的紀錄是否真的有機會被打破,還是說,這些紀錄已經成為了「神話」,只能被仰望?
杜蘭特最後提到,喬丹的統治力才是那個時代的象徵。在他眼中,打破紀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畢竟,沒有持久的統治力,紀錄就只能是空談。杜蘭特的這番話,究竟是在提醒大家珍惜喬丹的偉大,還是在暗示自己有朝一日也能達到那樣的高度?這個問題的答案,或許要留給時間去揭曉。
球場如戰場,論者各執一詞,爭議背後的真相或許會永遠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無論如何,凱文·杜蘭特(Kevin Durant)的這番言論再次將喬丹和他的得分王紀錄推到了風口浪尖。而他所挑起的這場關於「自私與無私」的討論,也許將在籃球界持續發酵,引發更多對現代籃球價值觀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