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新聞報道2月21號,NBA例行賽繼續進行,洛杉磯快艇客場挑戰密爾瓦基公鹿。本場比賽不僅因雙方激烈的對抗備受關注,更因哈登(James Harden)一次頗具爭議的造犯規動作成為賽後熱議的焦點。
在比賽末節還剩2分05秒時,快艇以110-115落後公鹿5分。哈登持球突破,面對普林斯的防守,他主動用非持球手勾住普林斯的手臂,隨後慢三步突破至三秒區。裁判哨響,判罰普林斯防守犯規。然而,公鹿總教練對這一判罰提出質疑,並果斷發起挑戰。
經過錄影回放,裁判確認哈登在突破過程中主動勾住普林斯手臂的行為屬於進攻犯規,而非普林斯(Taurean Prince)的防守犯規。裁判隨即改判,球權歸屬公鹿。這一改判不僅讓快艇錯失追分機會,也引發了現場球迷的熱議。
事實上,哈登(James Harden)的造犯規動作並非首次引發爭議。早在2022年,他在對陣湖人的比賽中就曾用類似動作勾住里夫斯的手臂,導致裁判誤判防守犯規。當時,湖人媒體和球迷對這一行為表示強烈不滿,認為哈登的動作「噁心」且違背體育精神。
本賽季,NBA聯盟對造犯規規則進行了進一步限制,明確規定球員在突破時不得主動勾住防守球員手臂以製造犯規。然而,哈登依然多次嘗試利用這一技術動作,儘管成功率較以往有所下降。
本場比賽,哈登(James Harden)全場21投8中,三分球10投2中,罰球7中6,得到24分5籃板8助攻,但也出現了5次失誤。儘管他在比賽中達成了生涯27000分的里程碑,但關鍵時刻的進攻犯規和三分球失準,最終讓快艇以110-116惜敗公鹿,止步三連勝。
賽後,關於哈登造犯規動作的討論仍在持續。有球迷認為,哈登的動作雖然聰明,但違背了比賽的公平性;也有觀點指出,裁判的改判體現了聯盟對規則執行的嚴謹性。無論如何,這一事件再次將哈登的造犯規技術推上風口浪尖,也為未來的比賽增添了更多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