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廣告-----
NBA影片NBA賽事其他新聞歷史回顧每日焦點焦點熱門新聞

每場都是出現一邊倒的狀態,今年的季後賽還有救嗎?

2016年季後賽甚至因此成為了歷史經典,甚至代表著許多球迷對季後賽最深刻的回憶。

NBA季後賽,在今年產生了一個怪現象。

不用我們說大家也早已注意到了,最近的NBA,儘管已經來到了東西決這個階段,但卻處在一個天天都是吊打局的神奇階段之中。

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不是今天我吊打你,就是明天你血虐我。尤其當時間昨天西決G4,此前0比3落後,看上去已經準備好賽季臨別感言的獨行俠,也能在生死邊緣一度領先勇士29分——對於這樣的魔幻現實,只能讓人感嘆,當今NBA,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他們做不到的。

到目前為止,東西決各打了4場比賽,算上此前分區半決賽的最後兩場搶七,這理論上都應該是實力接近、生死相搏的比賽才對。可結果呢,這10場NBA頂級比賽的場均分差赫然高達17.6分,甚至這還是有不少比賽在勝負已分之後,領先一方放掉了一些分差,否則這個均值會更加慘不忍睹。

我們仔細回顧了這10場比賽裡各自出現過的最大分差,按時間順序分別是,28分/46分/20分/30分/34分/19分/26分/14分/32分/29分,而且其中有一半的比賽,落後一方全場沒得到過任何一次領先的機會,彷彿上了拳擊擂臺,直接第一回合就被對手K.O.了;還有3場比賽,算是一度打得有來有回,但在下半場也沒有出現過一次交替領先。

說真的,除了為球迷感到惋惜之外,都有點心疼購買了第四節關鍵時段廣告的贊助商們了……

於是,面對如此詭異的局面,我們想試圖探討一下NBA季後賽在今年缺乏懸唸的深層原因,但在此之前要提前預警的是:很大可能,近期的高關注度比賽,出現巨大分差是偶發事件,即便場場都出現類似情況也是一個又一個偶發事件的集合。

作為佐證,一個數據供大家參考:本賽季NBA例行賽,打進NBA官方定義關鍵時刻(最後5分鐘,分差在5分以內)的比賽,佔所有比賽數量的48.3%;

季後賽首輪,總計43場比賽裡有26場打進了關鍵時刻,佔比高達60.5%;

到了分區半決賽,26場比賽裡只有8場打進了關鍵時刻,佔比突然銳減到30.8%;

而分區決賽目前的8場比賽,打進過關鍵時刻的則只有東西決各自的G3(西決G3甚至還沒有太多懸念產生)。

在理論上,季後賽輪次越往後打,比賽雙方的實力會越接近、戰況會越焦灼,但如今的實際情況卻是截然相反,尤其是分區半決賽、決賽的關鍵場次比例,和季後賽首輪相差如此之大,就足以證明「偶發性」的客觀存在。

但探尋偶然事件背後的必然性,很多時候才是樂趣之所在。

在所有的必然因素之中,導致NBA季後賽吊打局日趨頻繁,三分球簡直堪稱「頭號要犯」。

三分如何改變了當今NBA,各位都已經瞭若指掌,就不再贅述。在2021-22賽季,雖然季初全聯盟都遭遇到手感低潮,但這並不妨礙本季30支球隊的場均三分出手數繼續上揚,每場35.2次再創歷史新高。那麼來到季後賽,16支精英球隊也無法擺脫對於三分的依賴,本年度季後賽迄今,三分球出手佔所有投籃的比例已經高達40.9%,比例行賽的39.9%還要略高——那麼可以想見,三分命中率直接決定比賽勝負的比例也在不斷攀升。

根據美國媒體The Ringer 的統計,季後賽迄今高分差的比賽,雙方的三分投射表現往往都存在著較為強烈的反差:

季後賽分差在1到9分以內的比賽,勝方命中12.2個三分,命中率37%,敗方則命中11.4個三分,命中率34%;

分差在10到19分的比賽,勝方命中13.7個三分,命中率39%,敗方則命中10.2個三分,命中率31%;

分差若來到20分以上,勝方命中三分數將高達15.4個,命中率41%,敗方命中10.0個三分,命中率只有29%。

簡單來說,即便進入季後賽,只要能把三分球投得又多又準,你就能接近勝利。

回想本季例行賽期間,戰績排名前兩位的球隊太陽、灰熊,都試圖在進攻端另闢蹊徑,擺脫對三分的依賴,但不曾想到了季後賽,兩隊都在分區半決賽折戟沉沙。

而季後賽迄今,獨行俠、塞爾蒂克是進攻最為魔球的兩支隊伍,場均三分命中數排名聯盟前二,而季後賽一共出現9次單場命中19記三分的情況,這兩隊包攬其中8次,另一次則屬於同樣也躋身分區決賽的勇士隊——NBA不僅沒有擺脫魔球理論的籠罩,季後賽的走勢甚至會顯得全聯盟「入魔」的跡象仍在愈演愈烈。

那麼除了三分球之外,本賽季NBA季後賽並不存在一支「完美球隊」,對手透過比賽和比賽之間的調整,就有機會完成反撲,也是一個有趣的現象,這方面的代表毫無疑問也是塞爾蒂克隊。

迄今為止塞爾蒂克已經在季後賽輸掉了5場比賽,但隨後他們都迅速反彈,尤其是他們和熱火這組東區決賽,幾乎每場比賽都會出現一隊把另一隊打崩的情況,真是把籃球「回合制」的精髓演繹到了極致。以至於塞爾蒂克主帥伊梅·烏多卡都在採訪中被問及了這一題:為什麼你們總是打花別人,或者被別人打花?

烏多卡除了也指出投射的巨大影響之外,還表示:「現在的NBA球隊進攻都很強,都有能力打出一波瘋狂的攻勢,而在這時候,你臨場的一些防守策略是不奏效的,再加上大家都知道每場NBA比賽很漫長,每個系列賽更漫長,每支球隊都認為自己還有機會完成逆轉。」

從中我們可以提煉的資訊點是:第一,當一支球隊出招,拿出一些新東西時,對手臨場的應對可能會無濟於事,但烏多卡隱藏的資訊是,透過比賽與比賽之間更詳細的錄影回看,可能就會想到一些新的解決方案;

第二,NBA比賽是漫長的,比如東決G3,塞爾蒂克一度落後熱火26分,但他們第四節曾經迫近到只差1分;而首輪系列賽灰熊面對灰狼,更是有過很多次起死回生的案例。至於一整個NBA系列賽就更加漫長了,塞爾蒂克面對公鹿三度落後、三度扳平並搶七取勝;獨行俠一度0比2落後太陽也完成逆轉。所以,NBA球隊不僅可以接受在比賽中暫時落後大比分,甚至某場比賽最終大比分輸球也未見得就是末日來臨。

包括一些小事也在其中成為了重要的註腳:今年季後賽單場輸球分差紀錄的保持者,是面對灰熊輸掉過39分的勇士,但他們現在是距離總冠軍賽最近的球隊;而76人在首輪G6領先暴龍29分時不換下主力,導致恩比德面部骨折缺席東區半決賽的前兩場,似乎也督促著很多球隊在落後時儘早換人,儲存有生力量,再醞釀下一次的反擊。

所以從球隊的角度出發,可能很多情況都能說得通,但對觀眾而言,你無權要求球迷理解這些決定。現實情況就是,這樣一邊倒的比賽頻頻出現,勢必會讓很多球迷早早退出直播,在第四節打過3分鐘的時候就直接關掉了電視。

你或許可以用心理學上的「近因效應」來解釋,眼前的東西讓人印象深刻,今年季後賽早些時候,也曾經出現過塔圖姆後轉身上籃絕殺籃網、莫蘭特飛翔摺疊擊敗灰狼的名場面,但短短一個月,這些記憶就略為模糊了。

但仔細盤算一下,2022年度的NBA季後賽,不僅大比分出現得多,而且關鍵球數量少得可憐。迄今為止在比賽最後30秒,出現過的平分或者落後狀態下投進的領先球,今年季後賽總共只有7個。而過去9個賽季,這樣的關鍵球在季後賽分別出現了21個、16個、16個、9個、13個、14個、13個、15個、14個,平均每賽季14.5個,本季要想達到這樣的平均數幾無可能。

而更讓人慨嘆的是,和此前提到「關鍵時刻」出現的比例類似,季後賽的7個關鍵球,有6球都出現在首輪,分別由塔圖姆、恩比德、特雷·揚、戈貝爾、愛德華和莫蘭特打進;分區半決賽唯一的關鍵球,是公鹿塞爾蒂克天王山,波蒂史東過進攻籃板補進的一球,精彩程度已經較前6個有所不如;那麼來到分區決賽,更是還沒有任何一個關鍵球出現。

所以最終我們要得出的結論是:到目前為止,本年度的NBA季後賽是讓人失望的、缺乏觀賞性的。

但這是不是意味著這一趟季後賽已經沒救了,在歷史長河之中都很難被人提及呢?那倒未必,因為還有一個大家都記得的年份,在提醒著我們這件事。

各位不妨數一數,上文提到過,過去9年裡出現關鍵球最少的季後賽,到底是哪一年——其他所有年份都至少有13個關鍵球命中,只出現了9次關鍵球的,正是2016年季後賽。

2016年西區決賽,G2勇士大勝27分,G3和G4回到主場的雷霆,兩場分別贏了勇士28分、24分,這不也是場場吊打局的一個系列賽麼。但是我們已經不記得這些了,只記得克萊·湯普森在G6之中驚天地泣鬼神的爆發,單場投進11記三分、獨得41分,隨後勇士完成了1比3落後之下的大逆轉;

2016年總冠軍賽,系列賽前6場的總得分,雙方相加為610比610,但這並不是一個場場比賽都犬牙交錯的系列賽,實際上前6場的分差全部都在兩位數,場均分差高達19.7分。但時至今日,這些也早已沒人在意了,所有人只記得搶七生死戰,雙方在最後時刻打成89比89平,系列賽總分來到699比699,誰先得到第700分就是最後的贏家。就在這時,詹姆斯回追完成了對伊古達拉的封蓋,厄文則在右側45度投進了那記價值萬金的三分球,一防一攻,總冠軍賽歷史上唯一的1比3翻盤也因此鑄就。

這便夠了,2016年季後賽甚至因此成為了歷史經典,甚至代表著許多球迷對季後賽最深刻的回憶。

所以,2022先生,如果你聽得到的話,我想對你說:雖然你現在表現很差, 看上去也已經在系列賽裡1比3落後的樣子,但比賽沒完,希望還在,我們作為NBA永遠的觀眾,依然在期待大翻盤的出現。

Back to top button